国内主流媒体发布的首个全样本高职高专排行榜,四个维度评价国内1358所高职高专,打造高职高专评价体系的中国标准
大洋网讯 2021-04-15,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GDI)发布“2017广州日报高职高专排行榜”,这是国内首个由主流媒体发布的全样本高职高专排行榜,也是权威媒体作为第三方评估、发布的专业性公益榜单。GDI以职场竞争力指数、教育竞争力指数、品牌竞争力指数和二次评估指数四个一级指标建构综合指数,科学评价国内1358所高职高专,推出“2017广州日报高职高专排行榜—TOP1000”,以及五个子榜单。
“2017广州日报高职高专排行榜”针对高职高专的职业性、区域性、综合性和行业性等四大特点,采用全国范围内可比的指标进行评价,助力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打造高职高专评价体系的中国标准。
国内主流媒体发布的首个全样本高职高专排行榜
现代职业教育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并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职业发展的教育类型。随着新型工业化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越来越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进一步突显。2014年6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召开的第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召开前,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造更大人才红利,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21-04-15,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业内普遍认为,“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紧密联系,职业教育让拥有较强动手和服务能力的人才进入劳动大军,使“中国制造”更多地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
各地对职业教育战略地位的重视日益显现。广东省于2016年在全国率先推出一流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确定18所高职院校为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这是广东省在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推进应用型大学转型后又一个重要的高等院校发展计划。
2017年2月,《湖南省全面推进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对外公布,建设目标中除了世界一流大学、国内一流全国应用学院外,还明确要建设12所高职院校进入全国高职院校前列。
“2017广州日报高职高专排行榜”,是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GDI)继发布“2016广报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2017广州日报应用大学排行榜”后的又一创新之举。这是国内主流媒体发布的首个全样本高职高专排行榜,填补了国内高职高专全样本评估的空白。
实现高等教育分类评价体系全覆盖
2014年6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强调要推进高等学校分类管理,建立高等学校分类体系,探索对研究类型高校、应用技术类型高校、高等职业学校等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实行分类设置、评价、指导、评估、拨款制度。
中国高等教育分类体系日渐清晰。一般认为,中国普通高等院校主要分为学科导向型大学、应用导向型大学和职业导向型大学三种类型。
学科导向型大学强调与社会保持适当距离,遵循学科逻辑,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不过分强调与社会直接对接,坚持办学的非功利主义,在某种意义上保持大学超然性的品格。
应用导向型大学强调与主流社会相互融合,坚持社会需求逻辑,强调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职业导向型大学强调高校与主流社会相互融合,坚持需求决定论,强调高等教育与工作世界直接对接。
2021-04-15,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发布“2016广报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通过科学研究指数、人才培养指数、学科声誉指数和二次评估指数四个维度,对国内327所大学的40个学科进行评价。
2021-04-15,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发布“2017广州日报应用大学排行榜”,以应用指数、学术指数、声誉指数、二次评估指数四个一级指标建构综合指数,科学评价国内887所应用本科,推出“2017广州日报应用大学排行榜—TOP800”等五个榜单,并在国内首次提出应用指数概念。
此次发布“2017广州日报高职高专排行榜”,标志着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已实现对普通高等教育体系分类评价的全覆盖。通过上述三大类型的高等教育排行榜,形成了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对中国高等教育特别是高校的评价体系。
探索全样本高职高专评价体系
“2017广州日报高职高专排行榜”构建工作始于2016年下半年。GDI组建专业数据团队,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研制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数据库,分析和处理相关数据。同时听取高校教师和社会各界关心教育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对评价体系进行完善。与此同时,GDI组织成立了包括国内顶尖高校、教育研究机构等业内知名专家组成的学术顾问委员会,聘请中国人民大学周光礼教授为首席顾问专家。
本次排行评价的1358所高职高专,包括1041所公办高职高专,317所民办高职高专。此次排行榜未涉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地区高校。
与本科高校相比,高职高专具有明显的职业性、区域性和行业性等特点,评价高职高专与评价本科院校有很大的不同。在国内已有的高职高专排行榜中,多以区域排行为主,全国性全样本排行之前并未出现。一个重要原因是,高职高专上述的三大特点,使得在全国范围内采集到不同高职高专的可比性数据难度较大。
GDI在遵循数据可采集、易采集、具权威性的基础上,解决了高职高专排名的重要难题,采用通用的、全国性的可比数据,科学确定能够体现高职高专办学特点的评价指标和体系。“这是这个榜单的重要价值,为科学评价高职高专探索出了科学、有效的路径。”排行榜研制团队成员周详博士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2017广州日报高职高专排行榜”以“一大五小”的格局呈现。“一大”指的是“2017广州日报高职高专排行榜—TOP1000”,公布本次排行榜的1000强高职高专;“五小”分别指的是:“2017广州日报高职高专排行榜—公办院校TOP300”、“2017广州日报高职高专排行榜—民办院校TOP100”、“2017广州日报高职高专排行榜—职场竞争力TOP100”、“2017广州日报高职高专排行榜—教育竞争力TOP100”和“2017广州日报高职高专排行榜—品牌竞争力TOP100”。
“2017广州日报高职高专排行榜”无疑将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高职高专建设,打造高职高专评价体系的中国标准,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创造更大人才红利,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多样化的需求,使高职高专扎根中国大地,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值得一提的是,排行榜对考生高考志愿填报也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四大指标评价高职高专
2006年,高等教育排名的质量标准和操作范例的“柏林原则”正式对外公布。根据柏林原则,高等教育排名应尽可能选择产出而非投入的指标来评价。投入指标可以反映出一所学校的一般情况,产出指标则更能提供高等教育机构或专业的声望和质量更为精确的评价。教育部《关于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也明确“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评价机制”。当下国内高等教育界比较普遍的共识是,投入性指标体系只能展示大学一般发展状况,不能反映高校真实动态的发展水平。
“2017广州日报高职高专排行榜”注重成果产出导向,不过多关注投入性指标。高职高专具有较强“综合性”,这一特点也决定了对高职高专的评价应该是综合性指标,而不是单一性指标。
在遵循数据可采集、易采集、具权威性的原则基础上,“2017广州日报高职高专排行榜”设置四个操作性强的一级评价指标:职场竞争力指数、教育竞争力指数、品牌竞争力指数和二次评估指数。
“职业性”是高职高专教育的突出特点,为此设置“职场竞争力指数”。“职场竞争力指数”是评价毕业生在职场中的竞争力,以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等维度评估毕业生就业情况。“职场竞争力指数”通过招聘网站等多渠道的就业数据,对平均起薪、雇主满意度等指标进行加权分析。国内领先的就业网站中华英才网、58同城等提供了部分就业数据。
“教育竞争力”是学生“职场竞争力”的基础,“职场竞争力”是“教育竞争力”的反映。“2017广州日报高职高专排行榜”提出“教育竞争力指数”,主要评价高职高专在科教两方面的发展情况。“教育竞争力指数”坚持“科教融合”理念,倡导科研、教学相互融合,教学服务于人才培养,科研也要为高水平人才培养提供支撑,两者共同服务于人才培养。
一般地,人们更习惯通过高校的品牌影响力来判断教育质量,品牌价值越高被视为教育质量越好。在这个意义上,高校在办学过程中的影响力也是办学的一种产出,产出的是品牌和影响力。品牌形象对高校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学校办学水平,这也是全国性的可比办学指标。“品牌竞争力指数”通过问卷调查和大数据抓取,对高校的媒体影响力等多个涉及品牌的因素进行评价,得出最终结果。
“二次评估指数”是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研制团队的一大创新,组织专家团队对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几大主要大学排行榜进行专业鉴定,确定其可信度指数,并分别进行5分、3—4分、1—2的分级赋值,综合加权后确定得分。“二次评估指数”能修正GDI排行榜指标体系可能存在的误差,同时通过对标进一步确认排行榜的科学性。